教育博主张雪峰在多次直播及公开分享中提到,当前部分热门本科专业已出现严重饱和现象,其中明确提及的五个专业包括临床医学、法学、计算机科学、师范和会计。这些专业因毕业生数量激增、岗位需求有限或行业门槛提升,导致本科层次就业竞争加剧,考研成为许多学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。
临床医学:医院岗位,尤其是大城市三甲医院的招聘名额有限,对学历要求极高,考研成为进入大医院和科研机构的关键途径。每年约8万医学生毕业,但三甲医院岗位稀缺,大城市三甲医院甚至多要求博士学历。
法学:毕业生数量突破10万人,但司法考试通过率低,多数本科生难以进入法律行业。普通高校法学毕业生就业困难,很多学生选择二战考研或考公,面临动态失业压力。
计算机科学:尽管行业需求仍在增长,但专业竞争激烈,毕业生数量庞大。为深入学习前沿技术、增加项目实践机会,不少学生选择考研以提升职场竞争力。
师范专业:受出生人口减少影响,教师岗位逐渐饱和,大城市对教师要求提高,考研有助于拓宽就业面,增加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。
会计专业:本科毕业生数量多,企业更倾向招聘有研究生学历和高级证书的人才,考研能有效提高就业竞争力。
2023年及2024年数据显示,信息工程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能源与动力工程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、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因信息化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,连续多年成为绿牌专业,就业前景较好。
其中,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发电、输电业等领域,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能源、环保领域发展紧密相关,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则因集成电路人才缺口大而需求旺盛。
本科层次中,法学、绘画、应用心理学专业连续多年被列为红牌专业,主要原因是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,失业量较大,就业率、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。
对于上述饱和专业的学生,张雪峰建议考研以提升学历和专业能力,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据优势。同时,学生在报考专业时,可参考红绿牌专业名单,结合自身兴趣和行业发展趋势,谨慎选择,以降低未来就业风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